2月2日上午,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敕勒林海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揭牌成立,这是内蒙古首个针对大、中、小学生的“二十四节气”主题研学体验基地。
内蒙古敕勒林海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利和自治区社科联常委、内蒙古师范大学社科联副秘书长、汉语文化研究专家王建莉教授共同为基地揭牌。
成立仪式上,还举行了专家聘任仪式,王建莉教授受聘为“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首席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岭教授(传统文化研究方向)和内蒙古敕勒林海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潇受聘为“二十四节气科普研学基地智库专家兼实践导师”。
同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与敕勒林海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框架合作协议签署,并进行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挂牌仪式。
仪式结束后,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社科联、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敕勒林海“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承办的“立春”民俗体验活动在该基地举行。与会的各位代表先后参加了咬春、捏春牛等活动,一同迎接充满希望的一年的到来。
基地首席专家王建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它鲜活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的独特性,适应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基地智库专家李岭教授则表示,在当下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成立基于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研学体验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基地的建立,对于加强青少年儿童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这样一个平台,对于青年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为高校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孵化器。
“作为全国第一个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我们将不负众望,努力搭建最优质的平台,从物理空间上真正打造适合大、中、小学生的研学体验场所,竭尽所能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参与研学体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既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其文化内涵,又不断创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创新其传承方式,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独具时代性,充满生命力。”基地智库专家张潇如是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基地总策划边建平在采访中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所以选择二十四节气作为研学主题,并在立春前夕成立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旨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展示、体验和研究的公共服务平台,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他表示,今后,将结合敕勒林海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的客观实际,紧紧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科力量、专业特色、专家优势和研究平台,共同围绕“二十四节气”主题,致力于文化产业思维模式下的主题产品策划、研发、设计和智库服务工作,做到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有形和无形产品相融合、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相统一,在传承中教育、教育中传承,在传承中展示、展示中传播,争取让更多的人记住“二十四节气”,并将其蕴含的精华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
敕勒林海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内蒙古大青山林下经济主题公园,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命名的新城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以“为了孩子,愿我们在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为核心理念,以“唤醒环境的意识,拾回文化的传承”为主题,目标是以自然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习为特色,形成基地文化特质,逐步建成区域内有代表性的研学示范、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已开展了近20余次与节气相关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2016年12月6日,基地在挂牌成为呼和浩特市百人百组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传习基地后,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实践教育与节气文化、将农业科技与环境保护融合发展,以中国传统习俗为内容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并将此作为基地战略规划和重点实施项目。
据悉,2016年11月30日,由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名录,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同时,还表明二十四节气将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申遗成功一年多来,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农业展览馆与文化部非遗司在淮南组织举办了二十四节气研讨会、中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二十四节气展览、浙江衢州九华举办了立春祭活动。此次,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敕勒林海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打造的内蒙古首个“二十四节气”研学体验基地,或将开创国内关于“二十四节气”研究教育的新模式。